当前:首页 > 技术讨论区 > 空气净化的方式

空气净化的方式

发布时间:5/14/2013 1:08:04 PM

1. 光触媒涂层

TiO2作为一种光触媒的代表,在紫外线作用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宣称能把空气中游离的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净化空气、杀菌、除臭等目的。但其无法有效地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且不能对空气中游离的细菌进行有效杀灭。

几年前各种品牌曾泛滥成灾,但实际使用效果与原理描述相去甚远,大部分企业已退出市场,或变换名称为:二氧化钛空气净化、纳米技术空气净化、光氢技术净化等等。

 

2. 紫外线灯管

紫外线在医院用得比较多,但局限于对物体表面消毒,需要较长的照射时间才能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对于快速流动的空气由于无法达到基本的照射时间,杀菌消毒几乎是无效的。故紫外光有一定的作用,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合快速流动的通风及空调系统使用。

3. 臭氧发生器

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在大量高浓度臭氧作用下杀菌是具有一定效果的。但其高浓度的臭氧对人体是有害的(我国空气环境规范规定臭氧浓度必须小于≤0.10 mg/m3 或0.05PPM ),另外高浓度的臭氧对办公设备及建筑物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将导致金属的氧化及塑料制品的老化等严重问题。而酒店、商业大楼等公共场所为有人环境,在停止开放的情况下采用臭氧对中央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的可能性不大。臭氧无法进行动态消毒,而且对人体是有害的,臭氧在酒店、商业大楼等公共场所有人环境下的消毒已被其他先进的方法所代替。

 

 

4等离子

采用电子辐照或高能放电可以使空气中的正负离子及大量的自由电子处于激发状态,从而获得巨大的能量。等离子体就是这种高能量激发状态离子群的统称。高能离子与周围的气体相碰撞,将气体分子激活,产生多种自由基。这些活性自由基能对有害气体产生催化氧化、分解等化学反应。

等离子体可以用于切割金属、制作大规模集成电路、特种材料的表面处理等。也有采用等离子体进行医疗器械的灭菌。国际上尚未有采用等离子装置净化空调系统的研究报道。我国空调市场上宣传的所谓的等离子技术实际上是一种静电除尘技术,但又不是完整静电技术,因该类产品只有电离功能,无集尘功能,无法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在常规的静电除尘装置上加上脉冲电压就成为等离子技术,且区别于静电除尘技术”,其实这是对等离子技术的误解。变通的静电除尘装置中也有等离子发生,只不过等离子区域比较小,脉冲高压代替直流高压仅仅扩大了一些等离子区域,其产生的等离子尚不足对高速通过气流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实质上地分解。等离子的概念是在一个空腔内要充满等离子体在一定的滞留时间内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这在流动的气流中是很难实现的。

小结:在工业试验上,等离子反应器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例如甲醛、氨、苯等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但成传统的吸附吸收相比,在净化效率、性价比等方面还相差甚远。而且能耗极大,易产生氮氧化物等附加有害物质。等离子反应器要成为室内空气净化的商业产品尚有很大的差距。

 

5.双极离子发生器

双离子群发生器是一种双极式电离系统。它根据电晕放电原理,采用正、负电极分别电离空气,产生大量正、负离子,并将正、负离子身空气中释放。这些正、负离子以空气中的水蒸气为载体,飞向室内各个角落,这些离子群一旦与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碰撞就会生成活性物质OH自由基,这些OH自由基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抑制或干扰微生物活性,使之繁殖能力降低或停滞繁殖。同时,正负离子吸附在空气中的浮游细菌表面,中和时会有一个能量释放的过程。这种能量足以使细菌趋于死亡。双离子群技术对空气在微生物的杀灭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净化技术,一般用于空调新风系统与空调箱中。

 

6. 板式双区静电除尘杀菌装置

产品由金属过滤网,集尘室、高压发生器等组成,分电离区、集尘区。采用静电集尘原理,空气先通过前置金属过滤网,过滤大尺寸的微粒,剩下的较小的微粒甚至小到0.01微米的微粒,继续通过超强高压电场(电离区)并带电,带电微粒通过由一系列等距平行极板形成的电场集尘区,被反向电离极捕捉收集。

 

 

 

 

板式双区静电除尘杀菌产品对霉菌、动物皮屑、细菌、尘螨等的捕杀效率很高。具有杀菌、除尘功能。只有同时实现该两个功能的设备才能真正有效地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因为细菌并非独立浮游于空气中而是附着于尘埃上进行传播,况且菌类本身也是一种尘埃。因而要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除尘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之一。而且该装置还具有处理风量大,阻力损失小、能耗低等特点。目前板式双区静电除尘杀菌装置经过用户几十年的检验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已成为酒店、商业大楼等公共场所主流的空气净化设备。

注:以上资料参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央空调空气净化消毒知识问答》、《消毒技术规范》等。